心理咨询,是两个人的互动
性格是什么?
性格是我们在待人接物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思维和行为特点,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则是一种并不稳定的状态。与性格有关的,我们的心事、烦恼和困惑往往呈现出以下两种状态。
第一种
我们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特点模糊不清。也就是说,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这种状况虽然在青春期是最常见的,但并不表示在其它的年龄段就不会发生。
此状态下,我们的感受通常是,似乎什么都想要,又似乎什么都不对劲,很显然这会导致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无从下手,做选择时犹豫不决,经常感觉焦虑不安。
第二种
第二种,我们对自己的某些特征非常不接受,不喜欢那个状态的自己;或者是相反的情况,我们自己觉得挺好,但有些性格特征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屡屡碰壁。也就是说,当我们内在关系或与外在关系(实际的情况是,这两者经常搅和在一起)其中之一出现不和谐的时候,矛盾就显现出来。
这会影响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亲密关系,其中的情绪表现则千差万别,抑郁、偏激、愤怒、恐惧、焦虑都是常有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厘清人际互动的过程。
当我们处于这两种状态之一时,如果我们求助于一位咨询师,希望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些要求,通常不是学历、培训经历或者头衔之类,而是“有耐心”“有经验”“年纪大一点”“男的”或者“女的”“不批评”“理性”“思维敏捷”等,很明显,这是还原为一个人的特征,那么这就预示着,在心理咨询中,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从第一次见面或者第一次通话就开始了,咨询师在咨询中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获得求助者的信任和对能得到帮助的信心。
在咨询室里两个人进行50分钟的谈话,咨询师的所有生理或人格特征都有成为求助者信任或不信任的理由,咨询师当然不能要求自己适合所有的求助者,但如果他(她)很难让人信任,这本身就是极大的一个问题,
因此,无论从人格层面来说,还是从咨询技术层面来说,咨询师都需要足够的训练和人格的修炼,才能在咨询室里踏实地坐下来,开始后续的工作。